这是一个好大的题目,作为一个网络新闻采编爱好者,写这种“标题党”文章鸭梨有点大。事情还得从一封私信说起,昨天(3月12日)早上收到北京林业大学的铁铮老师的私信,大概就是问我在新浪实习后对网络新闻采编有什么看法。事实上,作为一个实习的产品人员,我还真没接触过真正的网络新闻采编工作,就算是把范围拉大到写网络新闻,上一次做这种事情也要追溯到2008年9月的《采微晚报》的时候;的确,两点前的这个时候,网络编辑是我理想中的第一工作选择,尽管现在看起来十分遥远。
我一边走路一边想着如何给铁铮老师回复这个看上去十分宏大的问题,后来终于蹦出三个字“判断力”,这是一种生来就有的对新闻的敏感和对事实的判断能力,也是我在采微的时候与我的同伴们说的最多的独立的判断能力。这种判断能力既包括对新闻价值和新闻影响力的判断,更加是对新闻的真实性的判断。
从严格意义上说,互联网媒体是没有实在的采访权的(除了人民网、新华网和中国网等挂靠在实权单位的媒体外),所以如何甄别各种新闻源中的信息的价值也就成为了网编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在相同的新闻源和相同的时间段内,也就是机会均等的情况下,如何深挖新闻的内在意义,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最精准的语言去描述新闻事实才是领先的网络媒体取胜的关键。我一直认为这种判断力不是国内任何一家新闻学院能够教出来的(当然外国的新闻学院也教不出来),这种判断力多数是得自与生俱来的对事件的敏感和对现象的质疑能力,这种能力需要有很深的知识积累,熟练你的工作工具,头脑转得足够快,复制粘贴的足够准确。
网络新闻采编最重要素养还是对新闻真实性的把握,书里面说“真实性是新闻的灵魂”,按照我的个人定义“新闻是具有公信力的传播媒介传播的客观事实”来说,真实性意味着“事实”和“公信力”。但是在多数的情况下,由于网络编辑一没采访权,二为了独家报道或者打时间战,经常会造成把道听途说的谣言当成新闻事实来谈。比较有意思的例子就是某晚报的编辑把洋葱新闻社的恶搞报道当成正式新闻,也有很多的编辑轻信网上的各种帖子而把杜撰的故事当成新闻来看,这些滑稽的行为在微博的时代里更加多。让自己火眼金睛,其实靠的是常识,在很多时候,对新闻价值和影响力的追究往往会冲昏人的头脑,那个时候就会忘记常识。
网络新闻的公信力来自于他们对新闻价值和新闻事实的准确把握能力;素养其实就是那一种气质。
有人会说公正不需要吗?这个当然需要了,但是公正是包含在对于事实的准确把握里面的,如果对于新闻事实都存在着很深的个人加工或者因为偏见而修修改改的话,也无所谓新闻真实了。
其实所谓的网络新闻采编不止是指新浪能门户网站的网络编辑们的行为,类似于爱枣报资讯网站也能成为网络新闻的传播者(至少我个人看爱枣报的时间比看很多门户新闻要多)。同时向大家推荐路透社的《记者手册》(PDF),目前我还没去找中文版。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