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

互联网、科技、生活

网络人际传播的亲疏之辨

写于2009年11月,为《网络传播》课程的一个小论文

还是那个永远没有结果的命题——人们在互联网上到底是亲密了还是疏远了,这个辩题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的辩论里屡屡出现,当然就如所有的辩题一样看起来永远没有答案。但是事实是这样的吗?在辩论的环境中,正方反方在不同的传播环境中运用着相当的资料,无数的口水,自然分不清所以然来。而如果放到一个大环境中呢,综合考虑一下的几个问题,是否能够看出来这其中的哪怕是一点的偏向呢?

问题一:什么是人际传播,到了网络上会怎样变化

这个问题在维基百科上就能找到答案: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s usually defined by communication scholars in numerous ways, usually describing participants who are dependent upon one another and have a shared history. Communication channels,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mediums that carry messages from sender to receiver, take two distinct forms: direct and indirect.(在百度百科上被定义为: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任何人的生存都离不开和他人之间的交往。在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中,人们相互之间传递和交换着知识、意见、情感、愿望、观念等信息,从而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认知、互相吸引、互相作用的社会关系网络。我们将此称为“人际传播”。)

维基的定义更加倾向于兴趣和经历上的统一(这一点也契合了库尔特·莱文关于群体思维的理论),而百度中更加强调关系网络这个定义。在社会性的环境中,人际传播作为最基本的交流方式存在,当然到了网络上这种交流方式也出现了诸多的变化。作为交流媒介的网络,更加体现了人际传播中兴趣和经历上的统一,网络上真正体现了志趣相投才能结合这一定理,单一个人的传播能力在网络中被放大,一个人的声音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响应。对于一个不会沉溺网络的人来说,这就相当于在拥有一个线下人际交往圈的同时在线上创立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人际圈;简单来说就是认识了一些可能你永远都不太可能认识的人,这其中的纽带是共同的志趣。

问题二:那些人一定是网络成瘾吗

就如问题一中的假设一样,很多的研究者或者辩手们认为现代人在网络中大都会走向沉迷,这种所谓的“沉迷”不止代表青少年的迷失于网络游戏或者网络社交;还有现代人过分依靠网络的生活方式带来的对于线下生活的不适应。

以我为例,认为网络使人疏远的观点认为我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在网络上和人讨论、聊天,偶尔玩玩游戏,一个星期就打一两次电话回家,并且希望将每个星期的例行电话时间转换为Skype或者QQ来解决,从来不上街幻想着用淘宝网解决吃穿住行等一系列难题,不喜欢和家里的老人们聊天,认为话题非常过时。在网络上我的废话超多喋喋不休,但是到了线下我就变成一个沉默寡言人士。

当然这只是我国3亿多网民的其中一个例子,但是如果单单把网民这么一个巨大的群体理解为那些泡在网吧里面打CS、玩梦幻西游、魔兽世界的中学生那就错了。网民的生活中不止是游戏,在线生活方式更多的是一种较于线下不同的生活方式,这其中可能表现为对网络在线媒介的依赖,对于网络交流的亲近,对于线上的自由度的赞赏等等。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玩游戏,就如不是每个人都喜好读书一样,我不赞成网吧对于未成年人的屏蔽,因为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你不能假定每个人都是网络的潜在沉迷者而剥夺他们上网的权力。在电视机出现以后,英语中逐渐出现couch-potato来形容电视迷的现象,但是相对于50年前西方社会对电视机的质疑,现今中国社会对网络的恐惧使得社会的主流阶层大都对网络持否定态度,更有甚者处于各种利益的考虑将网瘾量化或者称之为“精神疾病”,这些论断都是有违常理的。

问题三:网络人际传播圈只不过是你的QQ或者校内的好友们

截止2009年12月6日,我的QQ上有257个好友,在校内上有362个好友,在新浪微博上关注了102个人并且被43个人关注。我每天都周旋于网络上的各种传播与被传播的事件中,刨去那里面重复的人,我在这三个网络服务中大概能和400人建立人际传播关系。但是那就是我在互联网上所有的交际圈吗?如果根据六度分离理论,那么我能通过六个人认识世界上所有的人,比如说贝拉克·奥巴马。

网络人际传播的魅力也在于此,由于网络冲破了原有的地域上的界限,你的交际范围得以扩大,很多人都有在外省甚至于外国的网友,但是大家没有见过面,不知道对方的具体情况,只用代号互相称呼。有很多人通过网络交流获得爱情、建立家庭,这里面网络扮演着功不可没的角色,但是作为一种媒介的网络在现今的中国却极少被人提及,甚至绝大部分的主流人群都对网络避而远之。

相对于线下的交流圈而言,网络的无边际性和不可知性(据cnet.uk的统计,互联网总重5亿吨,而地球的重量是5.9742×10^24千克,约合60万亿亿吨;但是人类创造的互联网页面确实无法全部数出来,即使是最强大的搜索引擎Google也无法将所有的页面抓取出来)。因此相对而言,你的网络交际圈也是没有边际的,就如你在Google上搜索你自己的名字能够发现你的另一段经历一样,网络这个多维世界里你的交际圈远远不止这么小。

问题四:网络媒介值得你放弃线下交际圈吗?

辩论的焦点一般集中在一旦你相中了网络作为你的一个交流环境,那么你线下的交流圈还能不能继续维持本来的状态,这个问题的实质是随着新媒介的不断涌现,既有的媒介会不会被取代。正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网络进入黄金时代后,伴随着网络在传递信息和多媒体表现上的巨大进步产生的网络能否代替报纸、电视等“老媒体”(事实上电视的出现不过60年)的辩论一样。

人际关系与媒介的差异在于人际关系虽有其不稳定的因素,但是与基于物理因素的媒介相比,基于社会关系的人际关系将更加的稳定,且不会因外围的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剧烈的振动。这就好比一个非常喜欢在线阅读新闻的人仍然不愿意放弃新闻集团旗下的一系列电视台和报纸一样,而另外一方面近期新闻集团亦反戈一击停止向Google提供网页新闻的抓取权。正如前文所说,你在网络时代拥有了另外一个全新的交流环境和全新的交流圈,并且与线下交际圈不同的是网络上的交际从空间上来讲更加自由,在话题上来说更加集中,从关系上来讲更加随意且不稳定,在安全性上来讲更加保密且易于保存和回顾。

但是就如人们不会因为汽车时代的到来就放弃自行车一样,即使网络有其无可比拟的因素,即使在使用习惯上有着不能言说的过度过程,但是网络虚拟的特性使其的可靠性和安全感仍然大打折扣,而基于血缘关系、线下的社会经历(如共同生活、学习)的社会关系有着坚不可摧的稳定性,并且很多人将网络上的人际行为只能作为现实交流的一种补充。现在看来,在网络中,一个人原有的交际圈将会继续被保持到网络上去(比如你的亲人、朋友、小学和中学的同学),同时这些人将会占据你网络交际圈的很大一部分(就我自己而言,我有80%的联系人是在线下就认识的,并且有90%以上的网络交际是和他们进行的),同时一般人更加倾向于花时间去倾听自己熟识的人,在网络上同人聊天则一般带有各种防备的心理因而很难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人与人的不信任感也不会被消减,线上的人际交流永远不可能代替正常的线下人际关系网,这就好比即使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符号化的语言和原始文字依旧大行其道。

问题五:QQ、校内和博客改变了什么

这是三个近十年出现的新事物(QQ出现于1998年、校内出现于2005年,weblog这个词出现于1997年,王俊秀和方兴东提出“博客”译名则要到2002年),校内代表的是交流方式上的巨大变革,人们从书信走向了网络即时通讯;校内代表者SNS在中国国内的兴起,他代替了原有的同学录并且整合了分享、相册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社交网络;博客和后来的微博客代替了传统意义上的日记并且在网络中日记的保密性不再,但是博客的出现却吹响了web2.0时代的号角,成为这一网络思潮的先驱事件。

QQ的出现使得网络交友成为可能,在这个世纪的前几年,QQ一跃成为青年人最热衷的事物,“今天你Q了吗?”成为一句社会的流行语并且在其后的几年里模仿者甚众,QQ是近十年来互联网最大的惊喜之一,坐拥8亿用户、同时在线超过9000万(2009年12月4日)的小企鹅带给中国用户的价值远非其1500亿港元的市值这么简单,简单、快速、随意的网络交谈开始逐渐取代电报和信件开始成为远距离交流的首选,而民用的电报和电信也在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的冲击下走向没落。SNS的出现使得一个人的各种社交资源得到整合,日志和相册、文字和多媒体、时效性和回溯性有着近乎完美的搭配,超级检索出现和相似性算法研究的不断推进使得互联网在功能上的飞跃成为可能。

问题六:“绿坝·花季护航”挡掉和挡不掉的

吃互联网控制论的人说:由于互联网的传播作用其中的某些内容可能不适合社会中的某些人群(如未成年人、残疾人等);而前不久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上海的演讲中则表明了另外一种看法:“……但是我还是非常相信技术的作用,非常重视开放性。在信息流动方面,我认为越是能够自由的信息流通,社会就变得越强,因为这样子,世界各地的公民能让自己的政府负责,有一个问责制度,他们自己会思考,这样会有新的想法,鼓励创造性。所以我一直是坚定地支持互联网开放的使用,我是非常支持不审查内容的。在美国我过去谈过,这是我们的一个传统,我也认识到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传统,但是我可以告诉各位,在美国,我们有没有受限制的使用互联网的机会,这是我们力量的来源,也是应该受到鼓励的。”

这是本文中最长的一段引用,网络中的人际传播是不是应该被认为干涉或者干扰、屏蔽,尽管在技术上说各个国家的安全部门都无时无刻在监听者几乎所有的网络活动,但是是否对那些可能的危险加以屏蔽呢?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做法,在很多国家,网络的开放是建立在国家对公民社交活动的充分信任的基础上,或者说是在监管的时候先假设这个媒介是安全的、没有社会危害的,并且对互联网的进入权使用个人自我准许制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外国的成人网站或者YouTube的涉及未成年人不宜的内容上一般都会有一个确认已满十八或者二十一周岁的选项(Confirm Birthdate),即用户要对自己的浏览行为负责,而不是禁止所有的成年人浏览这些网页。

网络屏蔽软件大多建立在智能内容识别的基础上,他们只能通过简单的语义或者颜色比对来识别“不良信息”(如著名的屏蔽软件绿坝·花季护航的工作原理就是关键词屏蔽和图片颜色比对),这样带来的后果是大部分被屏蔽的网站都在喊冤(比如某些同性恋交友网站、著名的卡通形象机器猫,甚至八口交换机等),错误率相对非常高;但是不容否认在恶意广告、诈骗信息等词汇的屏蔽方面则基本没有效果,这也是这款软件功能上为人诟病的原因之一。

之所以认为网络人际传播的渠道不因加以干扰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但从语义角度分析很难认为两个人之间的某些话语有违社会法律,认为公民主观上没有什么邪恶以图。即便出现危险字眼也不应该被立即制止,这也是尊重公民言论自由的表现之一。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