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我个人比较关注的几个圈子里发生了几件小事,觉得可以水一篇文章来说说我的想法,在这里记录一下。
超级小桀的装机店
背景见下满的卡片,总结一下就是主播说自己准备半年给粉丝谋福利,但是最后发现给的配置基本都是妥妥的智商检测机。
其实我个人是比较赞同数码区的up主们开店赚钱的,毕竟团队还是得活下来。我自己也在up主那边买过软路由啥的(其实也是一种分销),up主的价格确实没有那么优惠,但是我买东西本质上也是实物打赏的性质。更别提我买的那个up主售后做的十分不错,还有各种固件和交流群了。当然了,我也关注了一些本身就是店家的账号,比如说IT超市、中正评测、连邦电脑这种账号,这些要吗就是拿着超级配置服务头部人群,要嘛就是拿中端配置给要性价比的人,整体上来说内容作为一种获客渠道也无可厚非。
很难判断到底是被背后的经销商坑了还是本身就想在这个事情上收割一波,至少作为一个游戏+数码博主,在这种事情上太低估自己粉丝的知识储备和这个行业平均的知识储备了,还是适可而止吧。
关于部分电商平台整机,可以看往期文章:
老高的洗稿疑云
这个事件的背景见下面,简单的说就是华人说故事头号账号老高与小茉被打假说部分视频,几乎原封不动翻译某日本账号。
我自己也关注了这个账号,也详细看了揭秘账号的几期视频,从我个人的理解上来说,这个是典型的洗稿行为。如果这个事情发生在15年16年的时候,可能我还是抱有比较理解的态度,那个时候这种说故事新业态刚刚兴起,需要大量的素材进行积累,但是到了20年以后,说实话如此大的账号还在靠着洗稿为主要的创作方式实在有点说不过去了。
回望几个之前我关注过的洗稿事件的账号,大都在图文世界中走向了衰落,当然也有几个曾经臭名昭著的账号靠着扩大内容范围,比如增加数码、汽车等等,再加上创始人自己在社交网络的运营摆脱了;但是在走向商业的过程中,这些账号的IP属性因为之前的创作方式是不存在的。
而视频自媒体的洗稿,则是更加的投机取巧,你本身建立人设,真人出镜,侃侃而谈,培养自己的粉丝群体,大部分人还是认为主播是有一定的个人见解的,至少是爱好者往上的级别。但是如果真人出镜,只是一个念翻译稿的机器的话,我们不如多找几个大胸妹子讲故事,岂不是更加具有娱乐性。
老莱的信任危机
从老高事件双方的隔空回应看,中文自媒体圈确实非常卷,老高的账号每周更新且时长超过半个小时,不弄点工具很难完成如此高产,所以很多时候就得整理参考原有的材料进行,这也是“自媒体产业化”的必然后果。
那我们看看海外最近的一个重要事件,关于YouTube上最大的数码UP主之一的Linus被Gamers Nexus锤爆的事件,原始视频见,简单总结一下就是GN发了个视频,列举了LTT的几个问题,包括测试数据不严谨,部分内容存在错误和对于厂商的不尊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GW3TPytTjc
这个视频出来之后,LTT也在直播和视频里进行了回应,最后两边的粉丝各自站边。LTT作为YouTube上最大的自媒体账号之一,也保持着极其快速的更新频率,他们自己认为以上的错误是制作过程中的瑕疵,他们发现并且马上改正了,也在评论区里置顶了勘误的评论,GN有点鸡蛋里挑骨头了。而后又发了一个视频,频道的几个核心人物,包括新上任的CEO都上来“检讨”了一下,大致就是以后我们会注意质量。
当然事情还是在继续发酵中,估计近期还会有隔空论战继续。
于我个人来说,已经不再把LTT当成是一个硬核的数码频道来看了,更多时候只是觉得他们的部分选题很有趣而点进去看看。想看硬核的评测有的是账号可以看,但是作为这个江湖里的头部高手,用以上的理由来掩盖因为产业化或者工业化带来的团队疲于奔命是十分危险的,说到底还是快钱心理在作祟(当然也无可厚非,这么大的团队要养着)。
失控的工作流
总结起来,上面三个事件其实是现在自媒体环境和工作室分工的必然产物。上面三个事件中,可以看到这种自媒体工业化的弊端。这种心理影响下,对于里面的员工来说,在快速出片的要求下,每个人干好自己的螺丝钉成了最好的选择。
以GN的视频里的一张截图为例,显然测试的人只管提交结果,编辑只管把数据做成PPT,后期也没有仔细去看数据的准确性,负责终审的责编显然也没有一帧帧看下去,工作流中只要有一个人长点心眼,这种谬误就能避免。你看终究所谓小工作室也活成了大公司的模样,毕竟以我参加的各种大公司故障复盘大家总承认自己错误,但是拒绝承认是态度问题。
所以啊,大家别觉得大账号有啥了不起,工业化后也跟咱们的小铺子差不了多少,人家比你强的是在风口上飞了起来。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