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

互联网、科技、生活

难忘的《采微》时光

[audio:http://220.179.115.78/songmp3/song44.mp3]

当昨天晚上的这个时候,从旧数据库把icaiwei网站将近一年半所有的文章都导出来的时候,我发现这一百多篇文章是我大学以来积累的最宝贵的一段回忆。于是,昨晚上我把这一百二十多篇文章重新又粘了一遍,现在它们正在一个预备好的网络空间里准备重新开放的一刻。

一个人在大学里面总是拥有多重身份,除了说你是某学院某系某班的同学以外,你还可能是某个社团的领导者,可能是某个校园媒体的记者,可能是某个技术型团队的主力,某个寝室的老三,某个同学的男(女)朋友,某方面的专家……就如我在关于我里面说的一样,在大学里面我的角色不断变化,甚至有的时候同时用两种身份在做一个工作。

到现在为止,我爸妈不知道我还是学校里面的报纸《东师青年》的编委之一,两年多来,我在东师青年发布了大量的文章;他们更加不知道我还在卓音的系统部做,在他们的概念里,我的三姨夫永远是一个无法超越的电脑高手,而当家里的电脑出现问题的时候他们首先会想到的是我三姨夫,而不是这个成天在学校帮同学修电脑装系统的儿子;他们不知道我现在的联系方式,没来过长春,只知道我在东北师大文学院新闻系还有我留给他们的给我打生活费的卡号。但是他们却知道我曾经在一本叫做《采微》的杂志里面做过,就如高中的时候非常满意我在做《浦秀》一样。

在大学里面,最倾注我的个性的是《采微》,在一年半的时间里,这本本来严肃正面的杂志让我变成了轻松刻薄的“个人产品”;《采微》也是我最遗憾的“产品”,因为在两年半之后我发现,就如我两年前接手的时候一样,这本倾注了同学们心血的杂志在新闻系的内部还是没有普及,更难以实现我大一时候的那个“长远”的规划了。

我最感谢《采微》,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她提供给我们的团队一个畅所欲言的空间,不用担心什么尺度,不用担心什么背景,更不用担心什么被和谐,就报道的角度和内容来说,我们在校园事务的报道方面有着任何官方媒体都没有的大胆和直言,就如陈显玲大姐说的一样,这个平台是绝对开放的。当然,我也对不起很多人,尤其是对于08级的同学们,大二这一年和她们交流很少,没有让她们充分熟悉业务,甚至于在某一期毙掉了其中的一幅漫画。这并不是说周修同学的那副反应六十周年庆典的漫画有悖于什么新闻原则,只是我们希望在那一段无比和谐的日子里让她们免受某些人的指责,感谢他们的理解。从上一期开始,《采微》开始关注长春的边缘人物,用最平实的笔触去记录那些最感人的东西,这是我们这一届最缺乏的东西。

又一段奇妙的旅程从2008年的9月底开始了,我们要做网站了。

我承认这绝对是一个心血来潮的试验,就在我对杂志版的《采微》一筹莫展的时候,突然想到了网络这个手段来普及我们的杂志,于是乎一个模仿“爱枣报”的网站——采微加油站出现了。花一块钱买了一个icaiwei.cn的域名,网站采用wordpress开源博客系统,卓音工作室提供了虚拟主机,就这样开始写我们的《采微晚报》了,第一个创意是我们的口号——“你的知讯生活”,第二个创意是我们以后不断推出的采微贴贴(贴吧),采微看看,甚至还有设想过《采微晚报》的周末版。

我的朋友们形容我从来都是一个行动在后的人,从来没有人相信我能够写一百期《采微晚报》,能够运营这个网站一年以上,甚至他们怀疑这个网站的点击率是不是能够比得上我校内的人气,一场看似没有任何结果和出路的挣扎开始了。那个时候,每天的生活就是新闻、新闻、新闻,虽然每天只推荐五条个性化的新闻,但是我每天我看过的新闻绝对不下两百条,还会去各大网站搜集它们主页上的内容推荐,这也是日后的“今日图片”和“今日视频”的主要信息来源;每天下午的时候,你就必须把今天的新闻先梳理一遍,然后归纳出今天可能大家会感兴趣的新闻,最难的地方在于添加各种各样的超链接,一般新闻解读花不了我半个小时时间,很多东西都是一气呵成的,但是如果把最详实的新闻背景介绍和最客观的新闻人物介绍给大家,这可能会花掉我两个小时时间。那一段时间是我大学期间精力最充沛的时候,我就像一个永远打着发条的手表不知疲倦的奔波于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中,平均每个星期写五篇《采微晚报》,平时还要想着如何将杂志版做的更好,但是那种生活真是非常快乐。

那个时候,每一期《采微晚报》的读者还不到20个人,于是我们就利用校内日志导入的功能把《采微晚报》导到我的日志里面去,但是你知道的点击量依旧十分有限,毕竟大家都是喜欢那种比较吸引眼球的文章吗。我的好朋友杜志鹏和王龙风也会不定期的写作《采微晚报》,他们是新闻系里面《采微》最应该感谢的人。但是就在《采微》09年六月初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暂时关闭之后,不管是在精力上还是在心气上我都没有把《采微晚报》写下去的动力了。

如果你现在去访问原来的icaiwei.cn,你会发现她又换了一个名字——“新闻系非官方站”,当然现在还在内部调试阶段,不日开放,另外文学院的新网站也在建设当中,我希望日后“新闻系非官方站”能够成为新闻系同学的网上家园。

《采微》第十六期封面——回归宣言
《采微》第十七期封面——改革开放三十年

2 条回复

  1. Hikaru 的头像

    杀花。顶采微。

  2. […] 这是一个好大的题目,作为一个网络新闻采编爱好者,写这种“标题党”文章鸭梨有点大。事情还得从一封私信说起,昨天(3月12日)早上收到北京林业大学的铁铮老师的私信,大概就是问我在新浪实习后对网络新闻采编有什么看法。事实上,作为一个实习的产品人员,我还真没接触过真正的网络新闻采编工作,就算是把范围拉大到写网络新闻,上一次做这种事情也要追溯到2008年9月的《采微晚报》的时候;的确,两点前的这个时候,网络编辑是我理想中的第一工作选择,尽管现在看起来十分遥远。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